行业资讯INDUSTRY NEWS

CMMI的四个软件质量管理手段

CMMI——软件成熟度模型集成,它通过软件开发过程中的22个管理类和工程类的过程域来展示软件研制能力的成熟度。顾名思义,如果软件研制能力很成熟,软件的质量一定会得到保证。所以在这个成熟度模型当中,必然会有如何进行软件质量管理的手段。

CMMI中至少给出了四个软件质量管理方面的手段,它们分别是:CMML2级的软件质量保证、CMML3级的同行评审、CMML4级的定量质量管理以及CMML5级的缺陷预防。

1.软件质量保证

软件质量保证是CMML2级的一个关键过程域,它要求组织应当有一个专职的质量保证人员,他负责对组织的软件开发的过程以及过程中产生的工作产品是否符合组织的标准规范作出客观的评价,并确保发现的不符合项得到解决。

2.同行评审

CMML3级中有一个“验证”过程域,同行评审是验证过程域的一个专用实践,同时它也是软件工程最佳实践之一。过往的经验表明,单纯的软件测试的去除缺陷率最多只有35%。要获得较高的缺陷去除率,软件测试必须要与其他的一些手段结合起来,比如审查技术。同行评审就是审查技术当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软件研制早期需求缺陷,设计缺陷的缺陷,主要依靠的就是同行评审。

3.定量质量管理

CMML4级是定量管理级。组织的软件研制能力成熟度如果进入到这一水平,它的项目管理就已经进入了定量管理的时代。软件的过程质量怎么样,产品质量怎么样都可以通过定量的数据来回答。这时组织的度量指标体系已经非常丰富,对于如何衡量软件的质量,不管是过程质量还是产品质量,都有相应的数据作为支撑。

4.缺陷预防

缺陷预防是零缺陷质量管理的重要思想。CMML5级有一个过程域叫原因分析与决定(CAR),就是通过收集软件开发过程中已经暴露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通过过程改进,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消除这些根本原因,由此来达到缺陷预防的目的。


返回